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手机版
中国政府网 河南省政府网 商丘市政府网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001-2024-00000743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0-12-07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民权县“十一五”项目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07 浏览次数: 【字体:

 “十一五以来,全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按照“争先晋位,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诚信工业强县、民营富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战略,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项目任务完成,为“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全县全社会投资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五年累计完成298.1亿元,年均递增36.3%,高于“十一五”规划指标11.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国家和省鼓励发展的电力能源、机械电气制造、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二是重点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开展了“项目建设年”和“项目提升年”活动,建立了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和项目协调推进机制。

国家政策性资金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强力资金保障,项目争取工作成效显著。五年间,全县共争取项目167个,争取国家无偿资金5.43亿元。主要项目有:县域经济发展项目、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饮水安全、乡镇卫生院、人民医院门诊楼、保障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供水、公检法司等政权设施建设、农村沼气、标准化养殖、国土整治、土地异地开发、中小学危房改造、校安工程、扶贫开发项目、以工代赈项目、乡村公路等。

间,共安排建设重点项目563个,总投资293.2亿元,计划投资167.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68亿元。其中,工业能源项目占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的38.7%,成为拉动重点项目建设投资,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十一五”期间,投资2289万元建设了国家大型商品粮食基地和优质粮产业工程,粮食核心区地位进一步确立投资5788万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3万人;投资2.2亿元对主要的县乡公路进行了改造,并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投资2700万元发展沼气户6.9万户;建成标准化牲畜养殖小区112个;投资2.134亿元完成了新三义寨引黄供水南线工程(民权段)、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节水改造工程、投资5140万元完成了林七、吴屯水库除险加固、投资1439万元完成了抗旱应急工程;投资7335万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全县消灭了盲点村,实现了城乡生活用电同网同价。

2、农村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投资12949万元完成了各项扶贫开发和以工代赈工程,全县268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公路通、电力通、信息通,贫困人口脱贫达到7.67万人。

3工业总体生产能力显著 “十一五”期间新上两大工业项目——国电民权电厂和香雪海电器制冷有限公司。成功把民权打造成了豫东火电基地和河南省制冷特色产业基地,基本建成了河南省制冷产品检测中心。国电民权电厂一期工程2×600MW机组于20089月正式并网发电,二期2×100MW机组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以兆邦电器、奥爱斯制冷、光达电器、松川冷藏车等为代表的企业,相继在产业集聚区开工建设,呈现出集群发展的态势;投资近2亿元的果之源、九鼎、天裕的新建扩建或迁建,使全县葡萄酒酿造业得到稳定发展;新建了神人助粮油、双龙面粉、庄周面粉等6家规模以上企业;新型建材业成为我县新兴主导产业“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了民安新型建材、龙门新型建材、金湖波水泥和天源脱硫石膏四大建材行业企业;同时全县木材加工企业蓬勃发展,木材加工企业达到55家;另外,路桥机械装备业异军突起,建成了以中泉路桥、君起起重等为代表的机械装备制造企业。

4、加大产业集聚区得到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3.2亿元,建成“四纵三横”园区主干道路40余公里,建设标准厂房32万平方米,做到了路通、电通、水通三通一平,亮化、美化、环境优化,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构筑了一个优良的平台

5城镇化进程加快。2009年底,全城镇建成区面积达50.6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25万人,城镇化达到29.2%“十一五”期间,建成了九龙广场、千禧新城、金地步行街、曙光花园、六合锦园一期若干居住小区,建筑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老城区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城市豪庭、状元府邸、同创花园、龙源国际、恒嘉世锦、东城花园正在抓紧建设,改善了城市面貌。新修了三处县城出入口绿地广场及迎宾大道、车站南路、中山大道、贸易路、工业大道、苏州路、兴业路等工程。完成了第二水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垃圾处理厂、民生河和清水河改造、多功能人防应急救援中心,开工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火车站人防工程等项目。县城东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功能逐步完备,形象逐渐靓丽。新建了江山大道、人民路东延、秋水路、博爱路、上海路、长江路、珠江路等主次道路,东区人民医院、农联社业务大楼、城建大厦、劳动力市场大楼、民兵训练中心基本建成,东区学校投入使用,交通物流中心和烟草物流中心已经入驻,市民广场、民权剧院、庄子文化馆、六合锦园、东郡国际、新安国际、清华园和东方金典的建设,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成功举办了建县80周年和庄子文化节等节庆活动。

6、商贸服务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义乌小商品市场、商品大世界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十一五”期间新发展社会投资物流企业35家。

7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十一五”期间,相继建成华洋外国语学校、庄周双语小学、民权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学楼、技工学校。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实施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建设改造工程,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在建和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新建“农家书屋”58家,新建了民权剧院和庄子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建成了王公庄文化艺术(美术)中心,整修了白云寺。

存在的问题

1、大项目少、质量低、前期工作深度不够,是我县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突出问题。

2工业投资结构以初级加工为主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县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而非工业经济拉动。电力能源为主的工业占主导地位,而高产出、低消耗和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发展滞后。  

3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一些领域还比较薄弱,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发挥发改规划职能,编制专题发展规划。

县发改委根据我县资源和区位优势,编制了《民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通过上下结合、组织专家评审,由县人大通过下发;为促进区域发展,完成了《孙六龙门循化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和《民权县工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的评审、对接工作,并纳入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笼子,这些规划,对全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和项目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二、研究国家宏观政策,提供政策信息服务。

年初,县发改委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发改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国家和省投资政策、投资领域、投资规模。向县委、政府领导、各乡镇、县直有关委局及重点工业企业进行通报,按行业领域,将投资规模进行细化,编发《政策性资金指导目录》,通过这项工作,不仅避免跑项目的育目性,而且提高了跑项目争资金的成功率。

三、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努力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

每年年初,县发改委在项目单位申报的基础上,筛选确定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全县年度目标管理。建立重点项目绩效考核机制,从机制上保证重点项目整体推进。加大对重点项目促开工力度,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节点、时序监控,对未开工项目积极配合项目责任单位和建设单位,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完善项目开工必备手续,加快项目开工步伐;对序时进度慢的项目,加强定人、定时、定向跟踪,积极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加快项目建设序时进度;对无法确定开工的项目,会同责任单位做好分析研究,确实无法开工的项目及时做好调整工作,有效发挥重点项目的功效。

四、加强督查和管理。一是继续实行项目工作领导责任制。对在建项目实行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由一名县级领导负责联系。二是对重点在建项目实行全程督查制度。实行月月督查、季季通报,加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呈现的矛盾和问题。

五、加强部门沟通和协调,促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通过联审联批、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加强与国土、建设、环保等13个部门的沟通协调,使新上项目尽早完备开工建设条件。强化对下服务和对上争取工作,权限内项目简化程序、提速增效,权限外项目不厌其烦、全力争取,确保项目早获批、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促进经济发展。

六、实行重奖制度。年初,由县委、政府两办牵头,县发改委具体负责,对项目工作进行考核,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拿出一定资金,奖励项目工作有功单位和个人,有效地调动了项目单位和项目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七、积极组织协调项目单位跑项目和资金

项目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县发改将项目工作做为经济工作的抓手,通过抓项目,促投资,促发展。由于项目工作涉及面广,投资渠道多,工作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又有相当应急性,县发改委作为项目工作的主管部门,超越自身利益,以全县发展为已任,精心组织协调项目单位跑项争资,克服重重困难,频繁跑省进京,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投资。

八、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争取奠定基础。

积极谋划项目,加强项目库建设。发改委根据国家的投资政策和动态及时调整充实项目库,围绕"十一五”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和储备好一批项目,重点做好重大民生工程项目、节能减排项目、环保项目等促进科学发展的项目前期储备工作。我委在 “十一五”项目规划的基础上,每年都修订增加一批新项目,使“十一五”项目总数始终达到200个左右。

九、加强和规范项目投资管理工作,服务项目建设。

为了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规避投资者投资风险,促进项目尽快落地。按照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强了对新上项目的管理和规范。一是规范了项目的审批、备案、核准和设计审批工作。二是加强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出台了《民权县政府投资项目项目管理办法》。三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把握好市场准入门槛,有效地防止高污染、高耗能、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进入,优化了我县投资结构。

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缩短行政审批时限、避免重复审批为切入点,在行政审批方面提出了“四个一批”,即“减少一批,下放一批,改备案登记一批,网上申报一批”。能进驻中心的行政审批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办理部。

 

“十二五”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以扩大投资为重点加大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千方百计增加经济总量 

“十二五”时期,要坚持不懈地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强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

继续做好项目的争取工作。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结合我县实际,围绕我县的资源优势、积极谋划、论证、储备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做到让项目等资金、等政策,不能让政策、资金等项目。

大力发展民间投资,拓展民间投资领域,完善政策措施,完善投资决策机制,通过规划、产业政策、信息发布和市场准入,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融资结构,加快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建设,提高投融资效率,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的资金保障能力。

认真筛选编制“十二五”重点项目规划,按照工业、能源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房地产开发项目5万平方米以上的要求,“十二五”时期初步拟定重大项目597个,项目总投资1385.4亿元,规划期投资1236.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28个、农业项目112个、社会事业项目91个、城建项目99个、交通项目83个、能源项目36个、市场建设项目34个、公检法司项目10个、财政金融对外经济项目4个。

(一)围绕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以强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基本农田整治,实施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5909万元,改造中低产田3.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1万亩。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内蒙古科尔沁牛业有限公司10万头肉牛养殖加工基地建设为动力,带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加快发展,大力支持以河蟹养殖为主的生态水产业发展,扩大养殖面积,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通过水库扩容加固、中小型水库恢复、病险水闸重建、河道疏浚和打井配套,提高抗旱排涝标准,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旱涝保丰收的能力。搞好农村道路、电力、安全饮水、沼气、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强化通道绿化、城市防护林建设和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

(二)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强化产业集聚区地位,实施县域工业突破,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增强支柱产业竞争优势,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产业发展重点上,强力培育壮大以制冷装备和起重设备为主的机械电气制造以果酒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以电力和新型建材为主的资源循环利用大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

1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在规模上、结构上、质量上、效益上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结合构建”的总体要求,高水平编制详细规划,引进项目和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要用足用好用活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重点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的重大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上下游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打造中国制冷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以建立中国主要的冷链制造和物流基地及建立河南省白色家电基地为主线,在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制冷配件体系、制冷研发体系、冷链物流体系、制冷人才培训体系四大体系,制冷产业形成突破性发展,到2015年末,制冷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2加快发展以制冷为主的机械电器制造业。重点支持兆邦电器、冰熊冷藏汽车、松川专用汽车、奥爱斯制冷、香雪海、飞龙电器等重点制冷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充分发挥省级制冷设备质量检测中心作用,加快产品技术研发。着力引进一批制冷配件企业和外包装企业,完善制冷产业链条,促进制冷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把民权建成河南省重要的制冷产品生产基地。通过采取规范管理创品牌、政府出资引导优势企业上规模等措施,提升机械制造业规模,重点培育中泉路桥、君起起重、天成路桥、路远路桥等重点企业,鼓励企业开展产品技术研发,扩宽国内外市场,形成制冷产业、食品加工业集群式发展,建成河南乃至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制造基地。2015年,民权制冷产业企业发展到80余家,形成年产1500万台冷柜、冰箱,年改装冷藏保温汽车20000辆,年产5000万套制冷配件,年产1000台各类起重机械的生产能力。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丰富的农林产品资源及现有加工企业,整合提升规模和深加工能力,支持龙头企业跨地区发展,组建大型企业,实现规模经营和产品多样化、系列化。重点发展果酒、果饮、花卉、面粉加工及面制品、速冻食品和焙烤食品、奶及奶制品、冷鲜肉和熟肉精制品、高档休闲服装等产品,把民权建设成为河南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015年,生产能力达到:小麦粉120万吨,配混饲料3.5万吨,饮料酒产量2.5万千升,乳制品4万吨,速冻食品5万吨,冷冻肉1.5万吨。充分发挥林木资源优势,引进一批固定资产投资大、产品档次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大中型木材深加工企业,建设木材流通集散地,发展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创立省内家具品牌,将民权打造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木材深加工基地。

4强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主线,按照综合规划、循环利用、优势互补的原则,做好《民权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争取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实施围绕国电民权电厂二期衍生资源,做大做强民安和龙门新型建材、金湖波水泥、天源脱硫石膏等重点行业企业,引进一批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节能项目,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搞好项目布局,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广泛吸纳政府和社会投资,完善供排水管网、绿化、烟气脱硫、污染源控制等循环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企业污染监控,做好资源再利用,着力打造中原火力发电航母基地。近期强力推进国电民权电厂2×100MW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列入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并建成投产。2015年,国电民权电厂达到年发电量160亿度,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内年产粉煤灰蒸压砖9亿块,年产混凝土加气砌块35万立方米,年产各类石膏板4000万平方米,年产水泥200万吨。

5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及时跟踪国内外产业、科技发展变化趋势,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新兴产业,特别是要加大对生物化工、节能环保电子产品、汽车制造等产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围绕生物质能源、太阳能综合利用污染源治理领域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循环利用为重点,推进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有机垃圾治理、废气净化处理、畜禽养殖业粪便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谋划建设秸秆碳化、秸秆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光伏板电池、城镇大型沼气利用等项目;依托我县劳动力成本和交通物流优势,以政策引导和集聚发展吸引产业转移,引进一批大中型电子产品企业,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绿色照明、应用电子、信息服务五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消费电子、新型网络通信、新型显示三大潜力型产业;抓住当前我国汽车市场高增长区域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的机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发展经济适用型汽车、新能源汽车和专用汽车三大类产品,带动发展一批汽车关键零部件和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和发展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企业研发中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打造交通运输新优势,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1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民权铁路运输功能,强力推进郑徐客运专线建设,筹建高速铁路民权北站,加快陇海铁路货物运输场站改造,提升铁路货物管理运输能力。以提高等级、优化结构为重点,改造升级干线公路;以县乡公路和大中危桥改造为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实现县、乡、村道连网成片。以疏通与外省联系通道为重点,积极推进国道310(民权段)拓宽改造、加快郑民高速公路建设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

2建设现代物流中心。根据民权产业特色和区位、市场优势,以河蟹交易中心、义乌商贸城为龙头,加快产业集聚区汽车站建设,在产业集聚区内基本完成现代物流业、加工业、商贸流通业三大产业体系架构建设工程,实现“三联互动”,即物流、产业、市场的联合,形成现代物流业与重要优势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3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按照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积极融入全省乃至中部黄金旅游线路,铸造庄子文化、民权虎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秋水湖龙泽湖、王公庄文化产业园、白云禅寺、黄河故道精品旅游景区,继续办好庄子文化节、民权虎文化节、河蟹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抓好重点景区建设、古迹修缮和文物管理工作,依托重点旅游景区培育旅游相关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基本形成核心产业优势明显、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

(四)围绕城一体化,建立现代城镇体系。

1加快城镇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抢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规划》的历史机遇,实施以县城建设为中心、4个中心镇为重点的城镇发展带动战略,全面推进交通一体化、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形成“一极、四心、一带、两轴”的空间布局(“一极”即民权县城;“四心”是指北关镇、人和镇、龙塘镇、孙六镇四个重点发展中心镇;“一带”是指310国道,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三条交通干线组成的城镇产业复合带;“两轴”即沿S211省道形成的南北向发展轴,沿310国道、S324省道形成的东西向发展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统筹安排城市道路(立交桥)、给水、排水、通信、供电、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园(绿地)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做好城市人防总体规划,提高城市整体防空防灾能力。稳步推进旧城区改造,加快东规划建设步伐,完善市场、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壮大产业集聚区和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规划期末,民权城市总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建城区总人口达到30万人左右,形成东西拓展、南北联通、“一城三区”(“一城”是指民权县城;“三区”是指民权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王公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鼎力发展的城市格局。

2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遵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指导方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争取和实施一批农村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安全饮水工程、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继续推进“百村示范”工程,认真落实示范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驻村帮扶“三结合”工作机制。以“清洁家园”活动为载体,切实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争取财政扶贫资金8750万元,使146个贫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改善,解决贫困人口脱贫3.98万人。

3坚持高起点规划,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坚持高起点规划,走特色城镇建设之路。采取政府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方式,吸引更多农民走向城镇。推进城镇一体化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构建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