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2023-00000062 | 发布机构: | |
成文日期: | 2023-01-03 | 有效性: | 有效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关于民权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民权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文件(19)
关于民权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2022年4月26日在民权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民权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顶压奋进,勇毅前行,坚持“项目为王”,实施“万人助万企”,开展“三个一批”,做好“六稳”、“六保”,稳经济、促发展,全县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1年,我县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7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3%,居全市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7.5%,增速居全市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亿元,同比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07元,同比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163元,同比增长8.5%。
1.坚持稳中求进,促进经济恢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形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果断抓好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圆满完成了“动态清零”任务,同时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全县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和监测预警的实施方案》,对36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监测预警,及时研判经济走势,遏止了经济下滑苗头。
2.坚持项目引领,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对全县重点项目进行督导调度联审联批,坚持把投资拉动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举措。2021年,我县18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89.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616.5亿元,完成了年度计划的135.2%。其中:省市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378.3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56.5亿元,完成了年度计划的123.3%。“三个一批”项目滚动推进,在前两期“三个一批”项目中,我县签约项目12个,签约项目落地率100%;开工项目21个,开工项目投产率75%;投产项目24个,投产项目达产率50%,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21年,谋划政府专项债券项目86个,获批项目11个,获批专项债券资金23.9亿元,有力破解了项目建设资金难的问题。2021年我县项目联审联批完成率达到100%。
3.坚持产业带动,加快动能转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主导产业增量提质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县共完成智能化改造企业13家,技术改造企业24家,绿色化改造企业1家,35家企业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标,28家企业完成“5G+智能制造”建设,规模以上企业“上云”率达60%以上。制冷、食品加工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培育。金艺科技园、福田雷萨冷藏汽车、气凝胶项目、雪人制冷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户民权。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入住项目对税收、就业拉动明显。
4.坚持规划引领,发展枢纽经济。紧紧抓住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进谋划“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事项。把民权融入了《商丘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被确定为国际级重要湿地,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国际重要湿地。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濮新高速民权段已开工建设,沿黄高速、兰太高速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民权通用机场主体工程已完工,首飞成功。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贸易2925.9万美元。与韵达快递、京东集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
5.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持续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2021年,全县承接上级“放权赋能”事项255项,其中183项已录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并开展业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县社会信用共享平台已归集各类信息1510万余条,双公示信息8.4万余条。
6.坚持人民至上,改善民生福祉。全年财政民生支出增加,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深入推进,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02万人,全县9所中小学建成投入使用,发放城乡低保金8000万元,医保基金支出7.96亿元,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 %。深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社县级1家、乡镇18家,安装设施1273套,改革区节水成效显著提升。新增高标准农田18万亩,在全市2021年度第二次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观摩评比中位居第一名。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参加全市“消费扶贫产品展”系列活动,推进扶贫产品平台销售,全年农副产品累计销售26.63亿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8所,养老服务中心3所,17所敬老院完成了提质改造。
我县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依然存在。从发展机遇看,国家提出了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提出了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我县畅通经济循环、激发发展动力提供了政策引领。市委、市政府批准民权发展枢纽经济,市委把民权定为“商丘副中心城市”,要求勇扛大梁。只要我们抢抓机遇、深度对接、乘势而上,就能真正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从发展潜能看,“项目为王”理念深入人心,产业倍增计划加快实施,全县上下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随着“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等活动深入开展,全县主导产业明晰、企业产销两旺,能够支撑我县经济保持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
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从国际环境看,受新冠疫情冲击,百年变局加速演进。2022年,世界经济有望保持恢复性增长,但是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特点突出,疫情仍然是影响世界经济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困难和挑战增多。一是在需求方面:基建托底作用不强,房地产下行压力加大;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能力减弱;出口创汇面临放缓趋势。二是在供给方面:大量原材料商品上涨,国内煤炭和部分金属供给偏紧,环境容量对产业的影响明显,原材料供应及产品交付不畅问题严峻。三是在预期方面:中小微企业面临成本抬升、利润萎缩“双重挤压”,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总体呈现回落态势。观察我县自身特点,还存在产业发展动能不足、内需恢复动力偏弱、“三一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人才少、资源环境约束、民生事业还有短板,金融社会等领域还存在一定风险。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后的第一年,抓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2022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县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
——人均GDP增长9.5%;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9.5%以上;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0.4%;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粮食产量稳定在14.9亿斤以上,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CPI涨幅3%左右,货物进出口总体保持平衡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
完成今年工作目标,需要把握好6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抓好事业的根本前提,以党建高质量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项目为王,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把产业项目作为重点项目的重中之重,产业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占比不少于70%。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万人助万企”活动,努力为我县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三是坚持转型升级。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坚持以制冷为主的制造业、以葡萄酒为主的食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深度耦合,推动我县制冷产业向高端迈进。四是坚持创新驱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推动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建设。五是坚持城市为基。发挥我县交通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高质量建设宜业、宜居、宜游新民权。六是坚持以民为本。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安居乐业、安危冷暖的民生实事,进一步提升就业、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三、2022年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要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聚焦主要任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抓住政策红利,以点带面实现倍增效应。坚持“稳”字当头,把稳增长放在关键位置,加强经济指标预警、分析、研判,及时提出措施建议,确保我县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一)抓项目强保障,促经济稳增长。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资的有力举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不少于300亿元。目前,我县初步安排重点项目207个,总投资约7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8亿元,重点项目数量比去年多23个。
1.深入推进“三个一批”活动。在今年元月4号第三期“三个一批”活动中,我县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13.2亿元;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101亿元;投产项目10个,总投资65.3亿元。继续完善月调度、半年观摩点评机制,推动项目落地、开工、投产。
2.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于已经下达的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要加快进度,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积极推进机场大道、通航产业园、静脉产业园、濮新高速民权段、兰太高速、沿黄高速建设。再谋划一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纳入省、国家项目库。
3.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快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发挥好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作用,争取实现更多的实物量。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银企对接活动,多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对重点项目用地,争取做到快保尽保。
(二)抓产业促转型,实施倍增计划。以建设“商丘西部区域副中心城市”为契机,加快推动制冷、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实现优势再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尽快实现竞争优势,努力实现“四上企业”数量倍增,从而逐步扩大我县经济总量。
1.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以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按照《商丘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快产业集聚区改革,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
2.实施工业发动机计划。统筹提质以制冷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葡萄酒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两大传统工业存量,培育电子信息新兴产业增量,前瞻布局发展通航产业,提升产业集群能级,努力打造制造业高地。重点推动金艺科技园、通航产业园、福田雷萨汽车、保税物流园区、雪人制冷项目、气凝胶项目、澳柯玛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3.实施农业金土地计划。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7万亩,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确保小麦播种面积在102.1万亩以上,产量保持稳定。抓好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调整种养结构,推行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培育面、油、肉、果、蔬菜产品集群,打造双塔水培蔬菜、老颜集大棚蔬菜、龙塘食用菌、野岗酥梨、庄子生猪等优势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附加值提升。
4.实施服务业金钥匙计划。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壮大商务服务、技能培训、展览展示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文化旅游、家政服务、商贸餐饮、电商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三)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聚焦平台、企业、人才等关键环节,吸引集聚、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1.搭建创新载体平台。加快双创产业园建设进度,争取在全市率先建成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综合体。
2.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以韵达快递、综合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建设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
(四)改善城区建设,优化居住环境。
1.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民权,加快老旧小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改造,打通城区内的断头路、实施背街小巷的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城区内河治理,实施国土绿化工程,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2.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破解安置房建设进度缓慢的难题,集中财力建成一批、安置一批。
(五)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市场范围。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全力打造省内一流的营商环境。
1.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以“零接触、零材料”为目标,提升“一网通办”、“掌上办”水平,加快实行涉企证照电子化。全面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行动,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2.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运用“企业服务日”、“万人助万企”活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
3.着力提升开放水平。做大做强保税物流中心,积极申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整链条整园区引进项目,力争全年引进15亿元以上项目2个。
(六)推进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以“双碳”为牵引,推动降碳减污增绿协同提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1.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遏止“两高”项目发展,严格新建项目准入、推进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加快高能耗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加快推进房顶光伏示范县建设进度,鼓励发展风电,支持垃圾发电。
2.推进黄河故道生态发展。推进黄河故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推进国土绿化,同步推进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保育林建设。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建设新时代美好幸福民权而努力奋斗!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